2023 春 京广路旅行

序言

算下来,距离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途旅行,已经是三年半的时间了。

2018 年的 NOIp,因为种种机缘巧合,拿了个还不算差的成绩,得以前往广州冬眠参加冬令营(WC 2019 游记),运气很好拿了块铜牌。

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原来不在省队线内的我意外进了队,于是就有了 CTS 2019 & APIO 2019 的旅行,当然还有更重要的 NOI 2019 啦。遗憾的是这三次比赛都没能拿到奖项,特别是最重要的 NOI 2019,比赛结束之后我的心态也进入了一个低谷期。

2020 年疫情突然降临,首先推掉的就是当年的冬令营。原本大家都认为这一次和 2003 年那样,并不会持续太久时间,到了暑假一切活动都会恢复正常,没想到一晃就是三年。当年的 WC 和 APIO 都在暑假迁移到了线上,而 NOI 2020 最终未能成行,成为我 OI 时光最大的遗憾。

(非常抱歉先用流水帐记了这么多之前提过的往事,有点偏题了 qwq)

转眼间过完了高中三年,大学也已经过去了一年半,长途旅行终于再次成为一个可选项。也因此在春节之后,我开始为这次旅行策划立项,做起规划。

首先估摸了下旅行的时间。因为今年极早的春节+比较晚的开学时间,整个寒假的时长达到了 50 日,如果选择在元宵节后出发,算下来差不多有 10 天的旅行时间,这样充裕的时间,恐怕之后都很难再找到了。

在这一前提下,接下来需要决定的就是旅行的目的地了。在这一问题上,我一开始就定下了广度优先的路线。在一省之内花掉十天时间,固然可以吃透当地大部分的旅游资源,但在人文风情等方面则显得有些单调了。

最终目的地被选定为湖北、湖南、广东三省的中心城市:武汉、长沙、广州及深圳。而因为这条旅游路线大体沿着京广铁路,这次旅行也有了“京广路旅行”的名字。

Day 0

以新疆为出发地,debuff 是显然的:如果乘坐非动车组列车,仅仅是到兰州就需要在车上过一夜,前往更远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(广州,上海等地方则是 +2 日);飞机虽然能坐到当日抵达,但飞行时间相比其他航班也长了不少,前往中东部地区动辄三小时起步,极端情况下飞五小时也不算稀奇,票价也是让人难受。

订飞机票的时候,看到飞往武汉、长沙、广州的机票,价格都是四位数起步,这还不算 130 的燃油附加费+机场建设费,实在是让我这样一个穷学生落泪。

幸运的是,飞到郑州的机票要便宜得多。在南航找到了只要 480+130 的机票,这个价格面对要在火车上过两个晚上的硬卧都能占据绝对优势(乌鲁木齐-郑州硬卧上铺 513.5)。算了一下,飞到郑州再转乘动车到武汉,比直飞武汉要省差不多 300 块。

于是这次旅行的第一程就是飞机了,还是熟悉的 B737-800。

当时订票的时候没看清楚郑机城际的发车时间,以为只能坐地铁从新郑机场到郑州东站了(后来甚至想到了新郑机场经郑州航空港到郑州东站的奇怪路线),于是把换乘时间定到了三个小时,选了京武标杆 G69。

至于意识到了可以坐郑机城际而不用再挤地铁,然后改签了早一个小时出发的南昌局标杆复兴号 G895,就是后话了。

郑州东站城际站台的绳索式屏蔽门(同样的设计还在 JR 西日本大阪站等地方出现)

这一天距离京广高铁京武段复速运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年时间。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能在火车上拍下速度计显示 350 的画面了。

武汉地铁不支持交通联合,非常郁闷。

中欧班列(误

Day 1

早早起床,吃了碗热干面,就往黄鹤楼那边去了。

这几天武汉的天气不算好,几乎是天天下雨,很不幸的事情是:这次出门没带雨伞。

好消息是,在黄鹤楼下面遇到了一位卖 10 块钱雨伞的大妈,成功解除燃眉之急。

这把伞看起来并不是很耐用的样子,不过它还是顺利陪我度过了这九天的旅行。唯一的缺点就是它不能折叠收起来,在便携性上是个巨大的减分项,特别是在我需要带着它跨省乱跑的时候(笑)。

之前走京广铁路的时候也路过武汉好几次,每次到这一块都会尝试抬头去看山上的黄鹤楼,无奈山处于高处而铁路处于低处,实在很难看得舒服。

这次登楼之后终于得以交换一次视角,站在高处看下面铁路上火车不断通过了 hhh。不得不说这视角确实过瘾。

将镜头转向长江大桥方向拍车,可惜能见度不佳

下山后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院,了解了武汉作为首义之城的历史。在里面遇到了一只可爱的猫猫。

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坐上地铁,往湖北省博物馆那边赶去。

来湖北省博物馆,能看到的自然是不少有着荆楚地域特色的文物。这其中,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。

站在巨大的曾侯乙编钟面前,难以想象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代人对于音律已经如此精通。曾侯乙编钟也是当时青铜器工艺登峰造极的一个重要象征。

听了一场由编钟演奏的音乐会。浑厚的音色算是青铜器演奏的音乐的一大特征,敲击的声音不断在大厅内回荡,用“余音绕梁”来形容真的是恰到好处。

Day 2

今天有幸与 wjyyyxhtustzeEternalAlexanderwalk_alone 等一群 HBOIer 一块吃了顿饭。说来 OI 时期竟然完全没见到过 EA,非常神奇。

五里墩武汉分墩(雾)

餐桌上聊的话题自然是 OI 往事,以及 ICPC 圈子里的一些杂事,还有一些人生经验的交流。圆圆是我在线下比赛面到的第一位外省 OIer,这一晃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四年过去了。有幸认识了非常多的 HBOIer,感觉自己已经事实上成为 HBOIer 中的一员了(

下午大家一块逛了会附近的商场,一边逛一边继续聊着中午吃饭的话题。晚上与朋友们告别后,选择独自一人坐上公交车前往东湖。

到湖边的时候天已经黑了,并不能看清湖边的风景。但当我把目标投向湖对岸的市区时,我看到了明亮的天际线。

骑上单车,沿着湖边的道路前行,没有高楼包围的情况下,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,令人感觉心旷神怡。

七点多,坐上公交离开东湖,前往光谷广场。

买了杯茶颜,开始逛起商场。最后找了一家烤肉店解决了晚饭。

出来之后沿着光谷有轨电车的轨道一直走着,一路走到了华科门口。

进地铁站的时间已经很晚了,看了一眼换乘线路的末班车时间,感觉情况有点不太妙。

预感最后还是成真了,坐 2 号线到达中南路,准备换乘 4 号线的时候,发现刚好错过了回酒店的末班车。结果就是在距离酒店还有四站地铁的时候被提前赶到了地上。

看了下地图,大概还要走不到四公里的路。一开始想着找一辆共享单车骑回去,只是一路走一路找车,找不到一辆才作罢。

好消息是还有夜间公交可坐,虽然不能坐到酒店门口,还要大概再走上七八百米,但已经是不错的结局。

在公交站看到不少外卖小哥(?)带着折叠好的电动车等待夜班公交的到来。大家都辛苦了。

Day 3

因为今天有一场我参与命题的校内选拔赛,需要蹲守答疑,所以并没有逛太多地方。

早上退掉了原来酒店的房间,提着箱子坐了几站公交来到了江边。

在长江大桥下的中华门码头体验了作为公交工具,票价两元的渡轮。

坐在船上更能感受到长江的宽阔。

轮渡不久拐上了汉江,在距离汉江口不远的集家嘴码头停了下来。虽然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,但汉江口与长江相比感觉实在窄了不少。

位于汉江口的晴川桥
下码头之后拍一张汉江口

午饭后找了个星巴克,买了杯咖啡之后就坐了一下午。好消息是并没有出什么命题事故,也几乎没人就题目提问,也算是让人稍微安心了些。

晚上在汉口的江滩走了一圈,夜景也是另外一番风味呢。

晚上来到了距离天河机场距离非常近的一家酒店,为明天一大早前往广州作准备。

Day 4

忘记了今天是周六,地铁的首班车比工作日晚半个小时。算准了首班车的时间赶到地铁站门口,却发现还要在寒风中站半个小时。

应该是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首班车地铁的经历了吧

和我一样等首班车的人还不少,不少人也带着行李,应该都是赶早班飞机的人吧。

感谢高中同学 灰狐 赞助的天河机场休息室使用券一张,虽然因为这延迟的半个小时并没有再多享受点,不过也让我速通了下休息室的早餐了。

很巧的是灰狐这几天也在广州玩,刚好能进行一个会合。

尝尝休息室的热干面

因为 2019 年在广州待过好多天(见 WC 2019 游记NOI 2019 游记纪中 25 天集训记),广州塔等景点也早已经参观过,因此这次在广州旅行的重心放在了羊角轨道交通的运转,特别将重点放在了两条「名不符实」的轨道交通线路上。

首先是「名不符实」的地铁线——18 号线和 22 号线。两条线路虽然被称为地铁线,但是在运营速度,站点设置,使用车型(基于 CJ6 型列车 设计)等方面完全符合市域铁路的一切特征,在日本等地就不会被划入地铁线网了。

不过,因为两条快线都还未能全部开通(18 号线引入广州东站的工程仍然卡壳,更不用说广花城际段了,22 号线目前也只开通了一小段),与既有线路的接续方面并不算非常理想,这也限制了它们在交通线网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
到了广州南站,出站换乘佛山 2 号线,前往运转「名不符实」的有轨电车线——南海有轨电车 1 号线(南海心绞痛)。

《关于我坐了一个小时地铁,花了 9 块钱,却只移动了 200m 这件事》

为何说南海心绞痛作为有轨电车名不副实?国外的有轨电车,多直接在路面上敷设轨道,甚至与其他机动车共用车道(这也正是有轨电车在日本被称为“路面电车”的缘故)。国内的有轨电车,多数也采取沿道路敷设的方式,不过为避免机动车干扰,部分有轨电车系统会将有轨电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,但即使如此,有轨电车仍需要和并行道路的机动车一样受到红绿灯的限制。

在南海心绞痛开通之前,国内最接近独立路权的有轨电车是北京的西郊线:部分路段不与道路共用走廊,在道路敷设的路段与机动车道隔离;以隧道下穿方式通过主要路口,不影响地面交通;次要路口则设置道口,在有轨电车通过时封闭道口。

而南海心绞痛在西郊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:全线没有一个道口,将轨行区和其他交通流线完全隔离,是国内第一条独立路权的有轨电车线路。更离谱的是,它不仅同时拥有高架段,地面段和地下段,有地下车站,甚至还可以和地铁线路同台换乘,并和地铁系统联网计费。除了采用低地板车辆之外,南海心绞痛看起来与地铁实在没啥区别。

林岳东站,中间两条轨道为南海心绞痛,外侧两条轨道为佛山地铁 2 号线。

坐佛山地铁 2 号线,从广州南站出发两站后,就到了林岳东站。下车后对面就是南海心绞痛的站台了。

作为生僻字,要在所有电脑上敲出𧒽字好像有点困难。

坐了一站到了林岳北站。南海心绞痛在地面段和高架段的车站没有设置屏蔽门,刚好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拍车机会。

过了康怡公园之后进入地下段,没多久就到了终点𧒽岗。

从这个视角看,第一眼很难不认为它是地铁(

差不多是晚饭时间了,进行一个点心的吃。

回程的时候特意选择了坐 1 号线,想拍下标志性的大西。可惜等了两三趟车都等不来,好不容易遇上的一趟也没来得及找到一个最佳的拍摄位置,就放弃了,有点遗憾。

赶在大西开出前匆忙按下手机的快门

Day 5

早上和昨天比我晚一步到达广州的灰狐(以及他的一位朋友)会合。一块恰了早茶。

鼠鼠我啊,最爱恰米了(

恰完早茶没多久,又和洛谷题目管理组成员 VinstaG173 和前成员 tiger2005 进行了一波面基,各位群友都非常可爱捏。

面基之后,回酒店稍微睡了会午觉。下午去了珠江新城那边的万花筒邮局,买了明信片寄了出去。

珠江上的落日

晚上又约了灰狐和他的朋友恰了一顿潮汕火锅。

吃完之后一块坐了游轮在珠江上转了一圈。

晚上五彩斑斓的广州塔

Day 6

本来还想和灰狐再一块恰一次早茶的,不过因为睡过了,被迫放弃。

虽然早已得知情报,广深城际部分 CRH1A 上新配置的特等座并不能和南昌局、昆明局的非统型 CRH380A 列车上的特等座一概而论。不过怀着“都已经挨抢了”的心态,还是选择了坐这大冤种特等座前往深圳。

这一选择有得也有失。先说失吧,因为坐了特等座,导致体验不到一等座和二等座的特色“打吊瓶充电”(由于车上懒得动,再加上一直用电脑忙别的事情,甚至忘记去拍张照片了,导致现在这里没素材),说实话这种特殊体验真的挺难得的;得到了什么呢,那应该就是解锁了(但又不算完全解锁)一个新的座席类别(划掉)。

广州东站的第一候车室信息面板上仍然用的是十几年前的“和谐号列车动态信息”。在和谐号已经不再是广深城际招牌的今天,看到“和谐号”的字眼,真的能让人感受到浓重的历史感。

(虽然到处都贴着“限乘当日当次”,不过成功过了上面这道闸就算是检票进站了。候车室采用的模式是到点开门放人进地道,在非高峰期地道入口大概率是不会查你具体买了哪个车次票的。)

这次坐的车,车号为 CRH1A-1013,正是情报中所述的加装了特等座和商务座的四辆车之一。不过在我乘坐的当天,商务座还是未开放售票的状态。

特等座布置是 2+2,共计 4 排 16 个座位。在座位布局上就没法和 2+1 布局的真特等座相比,在座椅舒适度等方面也仅仅相当于其他动车组一等座的水平。

还是有点后悔坐这特等座了,主要是在这名头之外体验不到太多独属于 CRH1A 的特色(说的就是打吊瓶充电,一等座和二等座均有的一半的倒座)。考虑到 CRH1A 均配属南方路局,下一次有机会再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。

如果不特意说明,这第一眼看上去好像真的就是个一等座。

到罗湖啦。上一次去香港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了,那时候是报团从皇岗出境,玩了两天之后坐东铁线再从罗湖入境,然而那时候的旅行记忆到今天已经几乎忘却了。

在罗湖拍下罗湖口岸的照片,然后就开启深圳地铁之旅。

订的酒店距离深圳湾不远,加之在深圳的行程仅有半天时间,所以在深圳的行程也基本上围绕深圳湾展开。

在酒店附近找到了一家乳鸽店,乳鸽吃起来是真的香,满嘴流油的感觉也是真的爽!

吃完便坐上地铁往深圳湾那边赶,中间坐上了一段 11 号线(机场线)。

11 号线采用 8A 编组,其中两节车厢是需要额外购票的商务车厢。看得出来商务车厢的安排参考了港铁东铁线头等车厢的运营经验。

这个商务车厢确认的说明,和东铁线的头等确认说明惊人地相似。

在海边,三大运营商的手机信号都微弱了不少。隔着这么大一个海湾,手机信号要想漫游到对面相比其他地方难了不少,也避免了额外支出漫游费的风险(x)。

日落下的蛇口港
傍晚的深圳湾大桥
望向繁华的深圳市中心

一位在 HKU 的群友坐高铁过来面基,想想这个事情在一个月之前还都是不可能的。1 月 15 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运营,香港西九龙站重新开行了经由广深港高铁本线的“短途列车”,使得坐高铁跨境重新成为一个选项。

在群里发了在深圳湾拍的照片后,这次计划外的面基就在短时间内提上了日程,顺带还吸引来了一位在 CUHKSZ 的群友前来参与,几个人约定在福田站进行一个面基。

骑上共享单车到达最近的地铁站后海站,再坐上 11 号线前往福田站。

到站的时候距离预定的见面时间还早,于是开始在福田站的大厅里随机游走。不得不说福田站确实巨大无比,出入口的数量多到不得不使用数字编号表示。其市中心的位置也让其相对于深圳北站而言方便许多,更不用说三条地铁线的接入大大扩展了它的通达范围。

过了一会,三个人在国铁福田站的出站口会合了。只可惜时间比较晚,福田站里的不少餐饮都关门了,最后找到一家煎饼店,简单解决了晚餐。大家聊了不少交通方面的话题,聊得非常开心。

吃完晚饭,互相告别后,三人便向着不同的方向踏上了归途。

睡觉前刷到明天要乘坐的 G6584 放出来一等座的票了,果断选择 +25 元改签,希望 MTR 的世界级服务不要让人失望吧。

Day 7

早上在酒店附近找了家小餐厅吃了肠粉,就坐上地铁往深圳北站赶。

在赚钱这方面,绿龟算是充分吸取了深圳河对岸红龟的经验。

作为前菜,先体验下港铁(深圳)运营的 4 号线,从车站设计,标识上都挺有 MTR 那味道的。毕竟港铁(深圳)是港铁的全资子公司,相比京港地铁等合资企业,MTR 气息更浓重倒也不奇怪。

这路线牌就很 MTR(
将车厢称为“卡”也是香港那边的叫法了

到达深圳北站!4 号线的站台就嵌入在深圳北站的站房之中。

Shenzhen North 差评

进站没多久就开始检票了,很快下到站台上去。在站台上拍到了要在广州南换乘的 G6018 次。

由 CRH380B 重联担当的 G6018 次准备发车
由港铁动感号 CRH380A 担当的 G5630 次刚抵达终点深圳北站

很快 G6584 次从香港开进了车站。动感号橙色的涂装让它在一众和谐号和复兴号中显得非常特别。而橙色也刚好体现了“动感”的主题。

来个近处的正脸照

上车之后就感受到动感号的内饰的奇特:无论是一等座还是二等座,座椅颜色都是多种颜色混搭,而非清一色的棕色,蓝色或红色。

动感号二等座内景

一等座车的墙面则采取深色主题,灯光采用了暖色调。

动感号一等座内景
动感号的一等座座位

全程报站采用了粤语,普通话,英语三语播音。粤语和英语的报站音是非常熟悉的陈如茵老师的声音,已经数不清在京港地铁上听了多少次。

仅仅半个小时就到达广州南站,这么算下来 74.5 的二等座票价相比其他线路真的有些贵得离谱。作为对比,最高速度 350km/h,全程用时半个小时的京津城际北京-天津的票价只需要 54.5。更要命的是,广州南站的位置实在过于偏僻,更像是“佛山东站”。要前往广州市中心还免不了坐非常久的地铁。因此,两端都位于市中心的广深城际,即使最高速度只有 160km/h,也仍然是大多数情况下广深间出行的首选。

但是,如果聚焦于乘车的体验,动感号相比同区间的其他列车还是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的。独具特色的涂装和内饰,细致周到的车内服务,完善的车内设施,都不负 MTR“世界级服务”的美誉。因此,如果需要搭乘这一区间的话,我也更愿意选择动感号列车。不过,动感号在深圳北-广州南区间每日仅开行 4 个往返(其中还有一趟由广州南直达香港西九龙,因此在内地段实际可乘坐的车次仅有 3.5 对),要想在不出入境的情况下乘坐动感号也不算容易。

(多说一嘴,动感号的两个车头小包厢并没有像统型 CRH380A 那样放置五人商务座,而是放了 2+1 的一等座;而前一天刚刚在广铁的 CRH1A 上体验了 2+2 的特等座。按一等座卖的特等座和按特等座卖的一等座,也是非常强烈的反差了。)

走便捷换乘通道,等待在深圳北站站台上看到的 G6018 次列车进站。

在车上买了一份腊味合蒸饭。整个套餐花样不少,吃起来还算满意。

到达长沙南站!先回到酒店放下背包。发现酒店附近有一家茶颜,刚好四天没喝了,赶快买一杯。

接下来坐地铁去橘子洲。也许是还在寒假的缘故,虽然是周二,但橘子洲上依然有很多人。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,看到站务在引导拿单程票乘车的人直接将单程票投入回收筐出闸,以加快通行效率。

橘子洲上的观光车都做成了小火车的样子,很有意思。

「亲水」步道(英语中 hydrophilic 指的是化学中「亲水性」的概念)
夜晚的湘江西岸与岳麓山

晚上坐了观光游船,欣赏夜晚湘江两岸的风景,顺带欣赏了船上的演出。

回到地铁,坐一站过江前往著名的超级文和友。

之前看到其他人拍的超级文和友的照片,曾经误以为这是一块历史悠久的特色街区,来了之后才发现,整个「街区」事实上嵌入在一个现代化的商场当中,而里面的不少店铺,都在尝试还原上一个时代的风貌。

如果没有对面的大窗,真会让人误以为这不是在一家大商场里。

很巧的是,这一天是情人节,场内安排了情人节特别活动,设置了一块相亲角,挂着不同人的个人信息,供寻找对象的人互相了解。

在超级文和友呆到了将近十二点才出来,这时候地铁的运营已经结束,打车回到了酒店。

Day 8

其实本来这天的旅行计划又是一次「长途奔袭」——早上坐动车去岳阳登岳阳楼,下午再去株洲运转智轨,最后运转长株潭城际返回长沙。只是腿脚经历了一周的旅行实在有点受不住了,最后这些计划几乎全部取消了,换来了 12 点起床的舒适睡眠。

下午又去了超级文和友,主要是想拍下前一天未能拍到的照片,以及品尝下一些还没品尝的小吃。

坐了前一天没坐到的悬挂式单轨
长郡周边是真的热闹

晚上坐地铁到了开福寺站,运转了一波长株潭城际,顺带进行了一次时隔四年的故地重游。

去程坐的车是 CRH6F-A,标准的市域动车组列车。

到达树木岭站,换乘地铁往雅礼的方向赶。和开福寺站一样,国铁的车站和地铁的车站在这里实现了无缝衔接。

雅礼周边变化是真的大:四年前门口还在修地铁,如今来的时候地铁已经通车(不过现在又在修另外一条与之换乘的线路了);学校周边的店家,有的依旧坚挺,有的却已经关门大吉。和 woshiluo 聊起这一切,颇有物是人非之感。

也许是因为肚子不太饿的缘故,忘记在这地下通道里买一个卤肉卷了,有点遗憾。

熟悉的地下通道

回程仍然坐长株潭城际回到长沙站,这次坐的车是 CJ6。前天刚刚在广州坐到了它的衍生版本,今天来坐下原型车。感觉 CJ6 的头型是真的好看捏。

Day 9

休整一天后,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(虽然还是挺疲劳的),于是决定今天横渡湘江,登上岳麓山。

湖南大学校园是开放式的,从地铁出来就算是进入了校园范围内,只有进入楼宇需要刷卡。

上山路上遇到一家 KFC,刚好今天就是周四,午饭就决定是你啦!

出来刚好遇到一家邮局,按惯例在这里寄一张明信片出去。看了下邮局墙上的介绍,作为湖南大学校园里的邮局,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是从这里寄出的,这里也承载了不少湖南大学学子的美好记忆。

先参观了位于山脚下的岳麓书院。

参观完成后,又参观了附近的爱晚亭。只可惜来的时候不是秋季,看不到「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」的秋景。

逛完了爱晚亭,为了节省体力,决定坐观光车上山。

登上山顶,宽阔的湘江及湘江东岸景色尽收眼底。

由于天气不算好,缆车暂停了运营,只好一路徒步走下了山,路上遇到长沙本地学校的出游活动。成百上千号人分成若干小队,在山路上浩浩荡荡地行进着。

下山之后,坐地铁来到了五一广场,在这个长沙绝对的商业中心区吃了在长沙的最后一顿饭。

遇到了茶颜设计的「别有洞天」概念店,在里面走下来一圈,倒是真的给人别有洞天之感。

来到了长沙站,旅行也走向了终章。长沙,再见啦。

由于广州白云站的建设,广州站发出的京广线列车都需要先向深圳方向开(下行),然后拐上广石线在广州外围绕一圈(上行)。因此 Z35/36 次需要临时使用复车次 Z835/8、Z837/6 次。遇上临时更换车次也算是赶了巧。

感谢这把陪我一路的雨伞

Day 10

火车上的一夜其实并没有太多可记。因为过去的一段时间实在过于疲劳,上车收拾好行李后在 QQ 上聊了会天,就倒头睡去了。

醒来的时候列车已经停靠在郑州站。算下来自己的睡眠时间其实不过七个小时,但感觉上却是自己这趟旅途中睡得最舒服的一晚。一方面车上有北方人习惯了的暖气,免去了在武汉和长沙酒店挨冻的情况,另一方面软卧的睡眠体验确实不错(应该不是名字上带来的安慰剂效果),再加上独立房间和独立灯光确实缓解了外界干扰的问题。

这趟车上最值得记录的,应该是 Z836 次列车在石家庄站正线通过的场面。

列车快速通过房山区,可惜在良乡站不停车,不然下车后很快就能到学校了。这一来一回,差不多损失两个小时时间呢。

下穿房山线
良乡站通过中

中午到达北京西站后,回学校放下行李,这次旅行也算是圆满结束了。

在宿舍稍微休整了一下午,再一次踏上进城的地铁。这一次则是去王府井看国家地理的摄影展,有幸能和 JasonLSweetlemon 和另外一位大佬一起同行。

很幸运地赶上了摄影展的最后几天,参观的人也并不算很多。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去细致观察这些经典的照片,其中不少照片在之前或多或少地在其他场合看到过。

图片中拍到的几乎所有地点我都还没去过,之后也不太可能有机会前往。即使到了那里,以我的拍照技术和设备,也很难拍出这样好看的照片。感谢专业的摄影师们用他们的设备将这些美景用照片定格下来,展示在我们的眼前。

这次能和朋友一块同行参观,也算是一件幸事。一方面当然是期待已久的面基啦,更重要的是,一个人欣赏这些照片难免会遇到角度局限等问题,与同行的朋友一块参观时,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照片中的美景,大家对照片背后的语言也能有更多的体会。

一路走下来差不多两个小时,从星空到海洋,从沙漠到雨林,我感受到了世界之大,景色之丰富,感觉大家都非常享受这次参观过程。而对我来说,以欣赏世界经典照片的旅行作为这次京广路旅行的收尾,真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。

总结

这次行程是我 2023 年三大长途旅行计划的开端之作,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的长途旅行。十天走下来,参观了不少景点,见到了不少朋友,体验了不少交通工具,充实了手机图库,补足了之前一段时间难以安排长途旅行的遗憾。这次旅行为之后的旅行定下了不少传统,包括寄明信片等。

现在看来,这次旅行在行程安排上确实存在不少可优化的地方,有不少地方因为时间所限并没有覆盖到,就留给之后再来慢慢探索吧。

2024 年 1 月 23 日

《2023 春 京广路旅行》上有3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